法律知识科普

人人法律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对合同中的一项重要条款存在重大误解,且这种误解影响到了合同的实质公平性,是否可以请求法院撤销或变更合同?
作者:   2024-09-23   浏览:272
合同中的重大误解及撤销或变更的权利是法律保护合同双方权益的重要机制之一。根据中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存在对重要条款的“重大误解”,且这一误解影响了合同实质公平性或者违背了其真实意愿时,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者变更。

重大误解的概念

重大误解

通常指的是在签订合同时对于合同的关键内容产生错误的理解。这种误解必须是

显著、严重的

,以至于如果按照正确理解,双方当事人可能不会签订该合同,或者会签订完全不同的条款。重大误解的判断标准包括:

1.对关键事实的误判:

误认为某个重要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

2.影响合同实质公平性:

误解导致的合同条件对某方明显不公平或不合理。

3.违背真实意愿:

签订合同时并非出于本意,而是因为误解。

可撤销或变更的情形

1.请求撤销:

当存在重大误解时,若合同尚未完全履行或者部分履行完毕且能够恢复原状的,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撤销后,双方应相互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利益。

2.请求变更:

如果合同已经全部或部分履行,且不能恢复原状,则当事人可以请求对合同进行修改以纠正错误条款。

注意事项 - 提出撤销或变更的请求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重大误解并非自动导致合同无效,而是需通过诉讼或仲裁程序予以确认后才能撤销或变更。 - 受害人在知悉撤销事由后未及时行使权利导致该权益受到损害的,不得再行主张。

结论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确因重大误解影响了合同实质公平性或违背其真实意愿,则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或变更合同。不过,必须注意提出请求的时间限制以及相关证据准备,以保障自身权益的有效维护。同时,为了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建议在合同签订前详细审阅各项条款,并可能考虑寻求专业法律咨询

宏观经济

星际在线 康美园 2024 ©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71612号